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论诗”中的“兴观群怨”说
-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诗的功能和系统总结。孔子特别重视诗的效果,即社会作用“兴”就是说诗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对读者有启发和感染作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
“兴”-孔子已经意识到诗在感情上打动人的力量,但重点仍在理性上的启发。
“观”诗歌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因为通过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政治和得失,也就是说诗能起到帮助读者认识社会现实生活的作用。
“观”-孔子把握到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实质,但落脚点仍在政治教化。
“群”说明诗可以帮助人沟通感情,互相切磋砥砺,起到提高修养,增强团结作用。
“怨”诗能起到讽刺时政,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起到表达民情的作用。
“群”“怨”-体现了孔子的礼冶思想。
“兴”“观”“群”“怨”对文艺的社会功能作了全面概括,即根据文艺的特点,指出了文艺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掌握先秦文论的主要特征和成就。
- 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是()
- 把文学比做“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是
- 试比较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与韩愈不平则鸣说
- 试评述王夫之情景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
- 司空图提出诗歌应具有韵外之致的说法,教材
- (韩愈的)气盛言宜说
- 试述李渔结构的重要性和为了安排好结构要“
- 谈谈《文心雕龙•神思》篇关于
-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 教材提出:中国古代文学的风格美,一般分为
- 陈子昂在《修竹篇序,里评价东方虬《咏孤桐
- 简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庄子》
- (梁启超小说理论的)“熏浸刺提”说
- 论述作家关于创作构思和布局谋篇的过程
- 提出诗赋欲丽观点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
- 沈德潜的论诗著作是()
- 简述发愤著书说。
- 金圣叹认为《水浒传》的写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