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机制。
- 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传入神经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经验。
(1)感觉信息加工的第一个环节是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机体的感受器,也是过滤器。它们只反应某种类型的刺激,而完全不反应其他种类的刺激。对某一感受器来说,感受敏感的那种能量刺激,叫适宜刺激。由刺激引起感受器产生相应变化的整个过程,叫刺激过程。刺激过程的实质是感受器把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的过程。不同类型的刺激能量,如光的、声的和机械的,由不同的感受器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并反映刺激的不同性质和强度。
但是,感受器并不是消极的受纳器。在感觉信息加工过程中,感觉器官不断进行着探索,并依据先行的感觉效应对感受器进行反馈调节,这样才使人们获得清晰准确的感觉经验。如果感觉器官不进行探索活动或限制其探索活动,感觉的信息加工就会终止。由此可知,感觉器官的主动探索活动是感觉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之一。
(2)感觉信息加工的第二个环节是传入神经的活动,它把神经冲动传递到中枢。体内外的信息在传入神经通路中是以单个神经元或一群神经元的电位形式呈现的。神经细胞的电事件以某种方式代表或表示作用于机体身上的刺激,这一过程称为编码。编码包含着把一种形式的信息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一套法则。感觉信息可用几种方式的全或无的动作电位来编码。不同类型的刺激由不同的感觉道进行信息加工。由于神经冲动在多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主要是借助于神经介质而进行的,因此,在传入通路中,感觉信息的加工既有电编码,也有化学编码。
由于微电极技术的应用,在研究神经系统的感觉信息加工时,现代神经生理学家经常采用呈现某种刺激同时记录感觉通路及大脑皮质各水平上单个神经元的放电,试图确定引起某些类型神经细胞的最高放电频率的刺激形式。其目的是想画出引起单个神经细胞充分反应的刺激区域和特征,这个区域就称为该细胞的感受野。
(3)感觉信息加工的最后环节是大脑皮质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从感受器经脑的各部最后到达大脑皮质是由—系列神经元连接起来的。感觉信息在到达大脑皮质之前都要经过皮质下中枢的各个中继核。中继核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力站,它们都有进一步加工信息的作用。感觉传导系统中较低水平上的简单信息加工为复杂的皮质水平上的信息加工准备好适当的输入。最后,皮质的感觉代表区接收丘脑传来的信息,然后将信息再输送至联络区进行更高级的加工,这样就产生了感觉经验。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大多数大学生目前感到在校有()
- 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是个人的活动任务和
- 摩擦癖可见于()。
- 简述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 ()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和维持学习的
- 阐述自知力和自知力障碍的定义。
- 通常来讲,别人对我们自身行为的反应会在一
- 主观幸福感等于现实条件与某种标准的比较是
- 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
- 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对自己在空间所处位置
- ( )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由感官觉察、注
- 心理学中所提到的“气质”是经过后天的培养
- 积极心理治疗关注个人的()特质,期望通过
- 平等和真诚指治疗师以真实的自我与来访者交
- 巴甫洛夫的第二信号系统的观点,对于区分人
- 遵循()原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 简述原始材能说。
- ()是个体对生活的综合判断,作为认知因素
- 消极强化物: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物从情境中
- 有关于洛克的理论有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