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计算题:某公路纵断面设计,在K12+180设计一变坡点,标高为20.88,该变坡点前后的设计坡度分别为i1=-3.5%,i2=1.8%,设计的竖曲线半径R=5000m,试计算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和K12+200处的设计标高。
-
(1)竖曲线要素
ω=i2-i1=1.8%-(-3.5%)=5.3%该竖曲线为凹性
L=Rω=5000*5.3%=265m
T=L/2=132.5m
E=T2/2R=1.76
(2)竖曲线起点桩号为:(K12+180)-T=K12+047.5
竖曲线起点标高为:20.88+T*i1=20.88+132.5*3.5%=25.52m
边坡点K12+180处
设计标高为:20.88+E=20.88+1.76=22.64m
K12+200处
横距x=(K12+200)-(K12+047.5)=152.5m
竖距h=x2/2R=152.52/(2*5000)=2.33m
切线高程=25.52-152.5*3.5%=20.18m
设计高程=20.18+2.33=22.51m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为什么要控制平均纵坡?
- 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制定缓和曲线的最小
- 根据我国《标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视
- 临界高度
- 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
- 消除交叉口冲突点的方法有哪几种?
- 简述立体交叉组成部分及其类型和适用。
- 行驶速度
- 关于平纵组合,不正确的是()
- 关于合成坡度,正确的有()。
- 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所要求的行车视距要长,
- 高原纵坡折减的海拔条件是()。
- 当平曲线半径小于()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 平面线形三要素是:直线、()、缓和曲线。
- 各级公路均应采用不小于()的纵坡。
-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要受到()、()、()
- 交通量的观测的目的是()。
- 试分析无交通信号控制的T形交叉各种交错点
- 一条车道的最大宽度为()。
-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容易出现的两种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