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材料一: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决不介怀。清代)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摘自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近代)在中国被强行开放的初期,人们视“洋货”为“奇技淫巧”,视“洋人”为“夷人”,看到火车,则“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开山凿石“恐惊耳骇目,群视为不详,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 材料三:六七十年代后,国人对外国人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出现“洋人”“西洋”“洋务”等说法,并且“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的家庭不用一些进口货……假若不用棉织品,至少要用煤油做照明之用,或由欧洲人制造的、迎合中国人嗜好的不胜枚举的某些小东西”。 ——材料二、三均据《文史知识》 材料四:义和团群众确实有一部分是因“洋货”的冲击而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也有一部分是常受外国传教士或其豢养的“二毛子”欺负的老实人。也有很多百姓是轻信对洋人洋物的谣言,诸如洋人“剜目剐心,采生折割”、“剜眼取胎,婴孩同煮”、铁路破坏风水、照相摄人魂魄之类。义和团除了杀洋鬼子和“二毛子”外,还“最恶洋货”,不仅“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甚至“洋灯、洋瓷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于是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皆毁物杀人”。 ——《西方物质文明与晚清民初的中国社会》 材料五: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日本一百年的大国之路,的确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总结。 ——《大国崛起》解说词 概括指出日本在追赶世界历史潮流过程中,保留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表现。
-
保留: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等。
吸收: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开化等。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国古代在世界上最早采用的手工业技术包
- 中国被称之为瓷器大国,下列城市中被誉为中
- 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
- 《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
- 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开始使用的
- 明清时期,在位于交通要道的城镇建有商业会
- “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
- 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r
- 下列关于下图漫画中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
- 心理学家认为人一生的发展有阶段性的
- 作为农耕文明政权与文化集结地和辐射中心的
- 右图瓷瓶为宋朝的钧瓷。钧瓷有的青中带红,
-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实行的主要经济
- 中国经济网2013年7月6日:“在法国人
- 盛泽镇,本来是一片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代表着近代先进的生产力,
-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
- 中国古代统治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根本,为促
- 材料一:由于实施海禁,明朝与海外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