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避讳。
  • 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必须避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而采用别的方法加以表达。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又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宗的表现。它起源于西周,完备于秦汉,盛行于唐宋,到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间,讳禁制度极严,有不少人因触讳犯禁而被砍掉脑袋。讳禁之严,可见一斑。
    讳有“国讳”和“家讳”两种。“国讳”指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令臣民们为之避讳;“家讳”是封建士大夫们为其尊者自行避讳。历代避讳方法有三种: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
    “改字法”是对帝王及尊者之名改用其他代替。所改名称包括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名、器物名、书籍名,甚至还有改姓的。如汉代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改“恒山”为“常山”;《汉书》作者班固为避汉明帝刘庄的讳,书中称“老庄之术”为“老严之术”;东晋人为避晋文帝司马昭的讳,称“王昭君”为“王明君”;《后汉书》作者范晔,因其父名“泰”,为避家讳,凡《后汉书》中的“泰”均改为“太”;北宋官僚文彦博,本姓“敬”,但因避赵匡胤的祖父赵敬之讳,改姓“文”。唐高宗有一个年号“显庆”,但到唐种宗李显时,为避讳,改“显庆”为“明庆”。“空字法”是将应该避讳的字空出来不写,或空围□,或作“某”,或直书“讳”字。如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当世皇帝汉安帝刘祜以及上至光武帝刘秀凡五代帝王之名,皆取空字法,只作“上讳”二字。又如唐人在撰写史书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故将隋末王世充写成王充等。“缺笔法”是指对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不写。
    更为糟糕的是,封建主义还有“讳嫌名”的做法。所谓“嫌名”,就是与所避之字声音相近或相同的字,遇到这类字也要避讳,即为“避嫌名”。如唐代诗人李贺,其父名李晋肃,“晋”与“进”同音,因“讳嫌名”而不得考进士。韩愈为此愤愤不平,作《讳辩》一文替李贺辩护,文中说“父为仁,其子不得为人乎?”还有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记载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故事,也跟避讳有关。
    辛亥革命以来,避讳制已随着封建统治一起消亡,但不许犯忌和害怕犯忌的双向心理并没有消除。为了避凶就吉,出于礼貌道德,人们自觉不自觉的进行各种避讳,比如阿Q秃头上的癞疮疤,他就忌讳别人说“光、亮、烛”;明明家中老人“死了”,却要说“老了、走了、去了”,甚至还有“故世了、去世了”等等。在现实生活中,尊者长者总是厌恶或者不习惯他人直呼他的名字,卑者幼者也觉得直呼尊长者之名太不礼貌。因此中国人对父母、师长、上级均不直呼其名,这一点跟西方国家也很不同。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