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结构化系统设计的思想与特点。
-
模块间尽量使用数据耦合;必要时才采用控制耦合;对公共耦合应限制耦合的模块数;坚决不用内容耦合。模块内部的组合形式主要有七种。
(1)偶然组合:如果一个模块所要完成的动作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或者即使有某种关系,也是非常松散的,就称之为偶然组合。偶然组合可理解性差,难于修改,设计中应尽力避免。
(2)逻辑组合:如果一个模块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在逻辑上具有相似的处理动作,但功能上、用途上却彼此无关,则称之为逻辑组合。逻辑组合的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有相当复杂的块间联系,其可修改性差,维护困难。
(3)时间组合:时间组合也称为瞬时组合,模块内各组成部分所包含的处理动作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时间组合模块的联系程度较低,不易于修改,维护较难,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系统的某些实质,因此比逻辑组合要强一些。
(4)过程组合:如果一个模块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所要完成的动作彼此间没什么关系,但必须以特定的次序(控制流)执行,则称之为过程组合,其组合方式较强,可修改性高。
(5)通信组合:如果一个模块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所完成的动作都使用了同一个输入数据或产生同一个输出数据,则称之为通信组合。通信组合方式的模块与其他模块间的联系较简单,其内部紧凑性比过程组合强,但它各部分执行次序可以是任意的,容易产生重复动作。
(6)顺序组合:对于一个模块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果前一部分处理动作的输出是后一部分处理动作的输入,则称之为顺序组合。其块内联系程度较高,与其他模块的联系也较低。
(7)功能组合:如果一个模块内部包括且仅包括为完成某一功能所必需的组成部分,则称之为功能组合。功能组合方式有一个目的、有单一的功能,因而界面清楚,与其他模块的联系低,可读性、可修改性、可维护性、可测试性均很好,是最高级程序块内联系,在进行模块设计时,应尽可能追求功能块内组合。
低内聚:偶然组合、逻辑组合、时间组合;中内聚:过程组合、通信组合;高内聚:顺序组合、功能组合。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信息系统开发中结构化生命周期法(SDLC
- 代码设计的阶段属于()。
- 软件项目的进度管理有许多种方法,在几种进
- 在信息系统模型中,正确的是()
- 新的事务处理系统经常被叫做()系统。
- 用于模拟被测试模块的上级调用模块称为驱动
- Java与操作平台无关,可一次开发多处使
- SOA业务分析师准备将业务过程归档,SO
- 信息是关于()的可通讯的知识。
- 不同的管理层次对应不同的子系统,其中高层
- 代码结构中设置检验位是为了保证()。
- 信息系统专业人员的四个基本能力是()。
- 系统设计可分为()和()两大部分。
- 自然语言输入不方便,所以一般不用于设计处
- 下列哪些属于数据处理的方式。()
-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设计的代码有多种类型,
- 黑盒测试意味着测试要完全根据系统的外部特
- 什么是系统支持?
- 软件架构知识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 数据库设计可以分为数据需求分析,()、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