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对于同一压铸件,可以选择不同的分型面。根据下图,选择不同的分型面及模具结构,并分析对压铸件质量和模具复杂程度的影响。
  • 1、在A分型面分型,型腔全部在动模内。压铸件对大型芯的包紧力大于对小型芯的包紧力,分型时只有依靠动模上的侧型芯的阻碍作用才能使压铸件留在动模上,还应使斜销侧抽芯动作略微滞后于分型动作,否则难保证压铸件留在动模上。模具采用推管脱模,在推出压铸件后,推管包住动模型芯,使喷涂涂料发生困难。
    2、在A分型面分型,型腔全部在定模内。压铸件对动模的包紧力大,采用推板脱模,动作可靠。由于这种结构定模部分较厚,横浇道和内浇口开设在分型面上,压射冲头伸入定模部分的深度受到压铸机的限制,可能使直浇道余料太厚。
    3、在B分型面分型,压铸件的方凸缘部分位于动模部分的推板上。金属液在充填型腔时首先封住分型面,对排气不利,方凸缘与主体部分的对称性也较差。由于推板上有型腔,难以实现模具的自动化脱模。
    4、分型面设在B面,方凸缘与主体部分的对称性较差,充填时金属液首先封住分型面影响排气。
    5、在C分型面分型,侧面小孔由动模型芯成形,压铸件内部的孔由左右侧向型芯组成,内浇口设在压铸件中部,排气效果较好,但需设计侧向抽芯机构,增加了模具结构的复杂性,压铸件的外表面有分型接合缝。
    6、在D分型面分型,侧面小孔和内部孔分别由三个侧型芯成形。排气效果较好,但需三面侧向抽芯,模具结构过于复杂,加工精度不易保证,在压铸件上会留有分型接合缝。如开设直接浇口,会影响压铸件的外观质量。
    通过对以上分型面选择示例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出,该铝合金压铸件有4种模具分型的方式和6种压铸模具的结构设计方案,其中分型面选择比较好的方案应该是第2种。同时也可看出,分型面的选择与浇注系统、排溢系统、推出机构及侧向抽芯机构的设计密切相关,在设计时应充分加以考虑。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