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总的趋势。
-
从我国温暖和寒冷气候交替变迁情况来看,历史时期气候波动总的趋势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从生物分布的变化上可以反映出这个趋势。
一、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即距今8000年至5000年左右的温暖期,为冰后期的最适期。
二、约公元前3000—公元前1100年的温暖时期。
三、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8世纪中叶的西周时期,气温有所下降,是中国我国气候在长达几百年的第一温暖期之后,进入了第一个短暂的寒冷期。
四、春秋、战国、秦、西汉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我国气候又转入第二个温暖期。气温比现在要高1.5℃左右。
五、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我国气候又转入第二个寒冷期,气温比现在要低1~2℃左右。
六、从公元600年到1000年的隋、唐到北宋初期,我国气候又进入第三个温暖期,气温比现在要高1℃左右。
七、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的两宋时期,我国气候又转向第三个寒冷期。
八、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的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又进入第四个温暖期。
九、从公元1400年—1900年的寒冷时期
十、公元1900年以来的气候波动时期。(第一在时间上,大致以四十年代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到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是世界性的气候增暖时期,在这个时期,气温总的趋势是升高的。第二是在地区上,高纬地区的气候变化比中、低纬地区明显)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国的寒温性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
- 关于中国人口来源的基本观点,“外来说”一
- 简述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
- 下列选项中,哪些因素曾在历史时期导致中国
- 简述中国精神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 由于怀疑反朝残余势力在海上搞破坏活动,以
- 古代社会的家事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之一是比较平稳
- 简述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的特点?
- 西藏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开始于:()
- 在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褐土属于弱淋溶土纲
- 简述儒家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
- 简述什么是历史变迁例证?
- 致灾因子
- 根据风化的性质可把矿物的风化过程分为物理
- 简述宋代气候变化与宋元历史发展的关系。
- 试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形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
- 简述中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 简述云梦泽的演变?
- 崤山古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