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近日,苏州大学对奖学金制度进行了改革,包括综合奖、学习优秀奖、卓越创新奖和专项奖等各类校级奖学金,除了荣誉证书之外,获奖学生不分种类、等级,均只有象征性的一元钱奖励。但是将省出来的500万元奖学金挪用于学生出国学习交流。消息一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请你就苏州大学这种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 苏州大学对奖学金制度进行改革,激励学生不以金钱而学习的初衷是好的,这种大胆创新的精神也值得肯定,但是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这是引起争议的最大原因。
给成绩优秀的学生颁发奖学金几乎是大学的通行做法,一些国外大学的奖学金之高,甚至已成为吸引考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事实上,利用各方资源多设立奖学金,这是很多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给学生创造更好学习环境的重要办学内容。奖学金的多少,也是衡量一所大学是否重视人才培养的一项指标。我国近年来在颁发国家科技奖励、教学奖励时,也增加了奖金额,从物质角度体现对奖项的重视——虽然奖金额并不能代表奖项的价值,但从现实看,奖金对改善获奖者的科研、教学条件有着重要作用。对大学生的奖学金也是如此,一定的奖金不仅是对学生进步的肯定,而且也鼓励学生自强自立。
很显然,如果学校在保留现在奖学金(奖金)的基础上,再增设新的奖学基金、助学项目,这会受到更大程度的欢迎,而不是引发目前的争议。国家目前都在实施各种精准扶贫政策,奖学金对于优秀贫困生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扶贫,可以说是响应国家政策,苏州大学却以创新教育为由头,将这笔奖学金费用用于海外交流学习,与国家正在实施的扶贫政策背道相驰。
高校的资源配置,应该有科学的安排和严谨的论证,尤其牵涉学生切身利益的事务,应该征求广大教师尤其是学生的意见。这样,才能在新措施颁布、实施之后,不会引发许多大学生对新的制度设计的质疑和不满。
对大学来说,既要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誉观,正确地看待奖学金,又要科学设置奖学金,不能把奖学金当作是对学生的“施舍”,而是要充分发挥奖学金的功能和效用,激励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鼓励刻苦的学生勇攀高峰,使更多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和向上意识,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奖学金的激励和资助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李四光、钱学森、竺可桢、陈省身依次是()
- 指导与领导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 社会工作督导者在处理服务对象申述过程中扮
- 领导行为与风格理论有哪些优缺点?
- 表明城市的共性,是区分城市与乡村的依据,
- 决策者对一个方案可能出现的正反两种结果,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坚持()
- 要加强(),加强(),及时消除隐患。要切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指的是从现在到二〇
-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理公民和
- 党的地方委员会进行换届选举前,一般应向上
- 国际经验表明,提供给受害群体和媒体的信息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
- 以服务()发展为目标,以更好发挥高校毕业
- 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是()
- 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
- 2018年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指
- 行政环境决定、制约行政管理
- 下列哪些内容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
- 垄断价格的形成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