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女孩,12岁。1995年8月来诊,因持续发热6d伴纳差,腹帐,轻咳,便秘。测体温39.5℃,神志萎,心音尚有力,心率每分钟75次,规则,上腹部有4颗直径约2mm高出皮面压之退色的皮疹。血象:白细胞数5.0×109/L,中性粒细胞0.80,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临床高度怀疑伤寒。最简便而阳性率最高的检查是()
A、大便培养
B、血培养
C、骨髓培养
D、皮疹刮取物培养
E、尿培养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男婴,3个月。32周早产。现消瘦、哭声低
- 婴儿6个月,患有化脓性脑膜炎,经抗生素治
- 不用于伤寒的抗菌治疗的药物为()
- 女孩,4个月,因咳嗽3周、加重1周入院。
- 柯萨奇病毒()
- 神经型食物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 男孩,8岁。高热10h,伴有头痛、呕吐,
- 4岁患儿,低热3天,稍咳,胃纳欠佳。皮肤
- 下列有关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临床特点
- 百日咳的发病高峰年龄是()
- 女孩,10岁。发热伴咽痛1d,就诊外院拟
- 男孩,6岁,发热7天,体温39℃左右,同
- 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发病有关的因素是()
- 女孩,4岁。来自农村。1990年7月因发
- 男孩,8岁。高热10h,伴有头痛、呕吐,
- 患儿5岁,于夏季发热2~3d,2h前抽搐
- 女孩,2岁。住院诊断为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
- 婴儿7个月。发热2d,体温39~40℃,
- 提示感染过乙肝病毒的HBV血清标志物是(
- 肉毒梭菌致神经型食物中毒的机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