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
-
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两方的相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衡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
(1)确定治疗原则:对阳偏胜的治疗,由于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治疗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若阳热盛损伤了阴液,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益阴之法。对阴偏胜的治疗,由于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治疗宜用湿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若阴寒盛损伤了阳气,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挟阳之法。因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的实证,故“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为“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对阴偏衰的治疗,由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即有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阳病治阴”。对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阴或阳的偏衰,即阴虚或阳虚,为正气阴或阳的虚损不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为“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此外,对阴阳偏衰的治疗,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还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
(2)归纳药物的性能:阴阳学说也用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来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性:寒凉为阴,温热为阳。五味:辛、甘、淡药为阳;酸、苦、咸药为阴。升降浮沉;升浮药为阳;沉降药为阴。
总之,用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治疗,就是根据病证的阴阳偏胜偏衰的情况,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因疾病所致的阴阳失调状态,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 辨证求因
- 饮留积的部位多为:()
- 行于头面及头后部的经脉是:()
- 脾统血作用的实现,实际上是取决于
- 气机郁滞不畅形成原因,下列哪项不确切?(
- 适用“抑强”法治疗的病理情况是:()
- 久泄,脱肛伴内脏下垂是:()
- 六淫中具有趋下特性的是_______,最
- 根据阴阳属性及可分性,五脏之中,脾为__
- 先攻后补适用于正虚邪实病变中的哪种情况
- 具有清肝平肝,熄风止痉功效的药是()
- 下列从邪正斗争状况来预测疾病的转归错误的
- 下列何气能全兼五气
- 《小儿药证直诀》将小儿的生理病理概括为"
- 治疗鹅口疮心脾积热证的首选方剂是()
- 脾气虚损,运化无力,导致水湿内停,其病理
- 十二经别
- 方剂的变化形式主要有药量增减的变化、()
- 肾主纳气,是指肾有主持呼吸运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