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是怎样的?
- 理学的产生,首先是适应于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大汉与盛唐由顶峰滑落之后,继之而来的是两个闻名的乱世。尤其唐代繁荣辉煌所伴随的腐败奢糜、人伦混乱、纲常松驰、道德式微,竟成为大唐崩塌的重要内因。理学,是儒家学者革除时弊、整顿人心,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的举措。其次,理学是复兴儒学运动的延续。面对佛、道的弥漫和挑战。唐中叶,韩愈猛烈抨击佛教,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道世系,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启发后来儒者弘道传道、复兴儒学。李翱以“性善情恶”论为儒家性善论作出新论证,其“复性”的思维方式和把儒学当做“性命”之学的观点,以及融会儒佛的思路,启发了理学家。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以仁、义为“人道”,构筑起一个以“道”为核心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体化的理论框架,实开理学端绪。宋明理学家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儒学的复兴。魏晋玄学曾将三教进行了一次融合;唐代三教并行,又在独立发展、相互论争中交融。其间,儒学实际上处于劣势。理学则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积极援佛、道入儒,以期建立一个能融合“百家之学”的思想体系,来完善自我,取代佛、道。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成语“一鸣惊人”与下列哪一位人物有关()
- 科举考试中的殿试始于下列哪位皇帝()
- 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民渔船,激
- 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
- 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城外卢
- “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抗日
- 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
-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主
- 右图是1921年7月,停泊在浙江嘉兴南湖
- 材料一汉代的丝织品质量高,花色品种丰富,
- 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 北伐军以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锋,向湖南进军,
- 国语
- 古人所说的“三姑六婆”是指哪些人?
- 左宗棠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
- 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在1905年的是()
- 2015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
- 初税亩
- 《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
- 下列少数民族中自己学会制造铁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