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联系我国实际,说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和统一的总体经济目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具有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在我国也是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因此,这两大政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既不能简单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
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三,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第四,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负债比债权更具有主动
- 个人信用主要是指个人作为债权人的信用活动
- 简述长期国际资本流动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
- IMF的贷款对象只可以是成员国官方财政金
- 高利贷以极高的利率为特征,是一种信用剥削
- 以责权利划分,信托可分为公益信托和私益信
- 内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认识到制订实施货币
- 当前国际资本流动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
- 世界银行的贷款对象可以是成员国官方、国营
- 国际货币制度创新的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区域
- 简单分析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
- 金融监管不是单纯检查监督、处罚或纯技术的
- 中国人民银行在1983年之前是复合式中央
- 金融监管最基本的出发点是()。
-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由库存现金和在央行的存款
- 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平行本位制
- 银行券只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在
- 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同市场所在国的国内金融体
- 一国的生产状况、市场状况以及对外经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