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女性,25岁,农民。怀孕3个月,突然寒战,高热,大汗,间日发作2周就诊。血涂片找到疟原虫。病人再次疟疾发作的发病机制是()。
A、疟原虫感染后不产生持久免疫
B、第一次抗疟治疗未消灭红细胞内期疟原虫
C、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产生耐药
D、输血输入疟原虫
E、第一次抗疟治疗未杀灭肝脏内红细胞外疟原虫
- 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列SARS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 疾病流行强度有()。
- 在《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
- 描述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较适用的指
- 真菌孢子的主要作用是()。
- 下列关于抽样调查与普查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 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患者,治疗结果分别治愈、
- 2002年11月,我国非典型性肺炎首发病
- 下列哪个不属于钩体病后发症()。
- 发现伤寒、副伤寒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
- 女,50岁,头痛3年,便中排节片,头部可
- 男性,40岁,农民。发热伴头痛、腹泻3天
- 急性CO中毒,下列哪项治疗是错误的()。
- 关于影响流行病学实验样本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 孕妇感染水痘可主要导致()。
- 流行性出血热最基本的病变为()。
- 疫点及处理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管理传染源
- 某农村妇女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
- 小儿伤寒的临床特点是()。
- 甲型和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