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什么是界址点的鉴定?试述鉴定测量的作业程序。
-
界址鉴定是指依据地籍资料(原地籍图或界址点坐标成果),实地鉴定土地界址是否正确的测量工作。
(1)依据复制图上的控制点或明确界址点位,并判定图与实地相符后在该点安置仪器测量。
(2)如找到的控制点或明确界址点距鉴定现场太远,应按正规方法补测导线以适应鉴定测量的需要。
(3)点位测设时,将要鉴定的界址点的复制图上位置测设于实地,并用鉴定测量结果计算面积,核对无误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共有面积
- 土地登记可分为变更登记和总登记。
-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查两线”是指村级及其
- 简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
- 简述在工作实践中提高支导线精度的方法?
- 以下哪些不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汇总路线()
- 地籍图图廓以()为界。
-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依据的土地利用分类是:
- 界址点又称地界点,是土地权属界线上的转折
- 地籍可分为哪些类别?
- 20—3宗地与30宗地合并,则编号为()
- 与其它控制测量相比,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有哪
- 地籍细部测量的内容包括()。
- 转绘的实质是消除倾斜误差、()投影误差、
- 勘测定界图的比例尺一般不小于()。
- 分幅地籍图的主要内容包括()。
- 城市土地定级要考虑哪几种因素?
- 评价地籍调查资料质量的主要标准有()
- 何为宗地、地块?区别在哪?宗地如何编号?
- 何谓水准仪i角误差?它对观测成果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