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文学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艺术特质?
-
艺术是具体存在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的一种审美活动,审美把文学艺术和包括哲学、科学、历史、宗教等其它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做了第一个区分。“审美”顾名思义也即对于“美”的观照与审视,审美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一种超越性,也即超越外在事物本身而达到对于生命、精神本身直接地感悟。与这种超越性相对应,审美活动具有无功利性、情感性、形象性的特征。
首先,作为艺术,文学是无功利的。无功利,即,文学不以一种实用的,科学的和经济的方式来反映世界,文学总是与世界保持着一种恰当的距离,以一种审美的方式对世界进行观照,超越个人自身的利益,超越世俗的关系,发现世界美的因素。正是这种无功利性使文学对世界保持一种独立性,对世界进行观察、发现、审视。
其次,作为艺术,文学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统一的过程。所谓感性思维也称形象思维,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情感以及联想和想象,通过事物的个别特性去把握一般规律从而创造出艺术美的思维方式。以这一特征,文学使自身与其他抽象的理论学科分离开来,有了自身的独特性。
再次,作为艺术,文学具有情特质。审美活动在本质上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和审美对象发生了情感的关系,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审美关系。文学,从内容上看具有现实的事物和人物,但是,文学并不是象科学那样追求外在的准确性和生活的真实性,而是要能体现事物和人物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方式上看,文学运用形象思维,正是因为形象与情感之间保留着密切的关系,文学也是通过形象从情感上打动和感染人们的。
总而言之,作为以艺术为本质特征的文学是审美的,是以无功利的观照活动获得主客观浑融一体的艺术形象,并对对象的做出情感评价的超越性活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列作品,哪部带有突出的象征意味()。
- 文学的象征性是文学区别与宗教和哲学的特征
- 文学作为话语有五个要素说话人、()、本文
-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沦五脏,澡雪
- 情节
- 如何理解接受心境与接受效果之间的关系?
- 文本
- 诗集《诗》的作者是()。
-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文学中台阁体粉饰太平
- 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是可以离开现实而独
- 太上老君居住在三十三天兜率宫,三十三天也
- 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是()。
- 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
- ()称文学的典型是“独特的这一个”。
- 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 语音层面
- 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二
- 简述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现象。
- 艺术想象
- 提出典型是“熟悉的陌生人”这一观点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