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在积液阶段如何强化液化器的工作?
-
全低压制氧机在积液阶段,液体主要靠液化器产生。它是靠膨胀后的低温气体(-185~-189℃)来液化已经换热器冷却的低温正流空气。正流空气的压力在0.5~0.6MPa,出切换式换热器的温度在-171~-172℃,液化温度为-172.5~-176.5℃。
在液化器尺寸一定的情况下,要让液化器产生尽可能多的液体,即强化膨胀气体与低温正流气体之间的换热,可采取下列措施:
1)提高正流空气的压力。正流空气压力越高,液化温度也提高,冷凝潜热减少。即液化所需的冷量减少,同样的冷量可使更多的空气液化。例如,绝对压力从0.55MPa提高到0.6MPa,液化温度可提高1℃左右,冷凝1kg空气所需的冷量差有2kJ左右。这时应关闭空气至污氮管路的旁通阀,以提高下塔压力。当然,压力的提高是有限度的。
2)降低膨胀后的温度。膨胀后的温度越低,与正流空气的温差越大,传热越强。因此,在此阶段应将膨胀机后温度控制在不产生液化情况下尽可能低一些,例如在-180~+185℃左右。
3)增加通过液化器的膨胀量。经膨胀后的气体一路直接至切换式换热器冷端;另一路绥过液化器。如果通过液化器的气量增加,冷量充足,同时流速增加,可增强换热,能增加液化量。因此,应关小旁通阀,让更多的气体通过液化器。
4)排放不凝结气体。空气在液化器中液化时,低沸点的氖、氦气在液化器中不冷凝,会逐渐积聚而占据一部分传热面积,影响传热效果,因此要及时排放掉。
检查液化器工作的好坏,可通过膨胀机后温度与污氮出液化器的温度之差来判断。如果温升大,说明工作情况良好;如果温升不明显,就有可能液化器发生堵塞而不起液化作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按用途分锉刀有()、()、()等几种。
- 上塔压力越高,氧、氮、氩的分离效果会越好
- 同步电机用什么方法启动,应注意什么问题?
- 节流降温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采用分子筛净化流程与切换式换热器净化流程
- 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叫做()。
- 21000机组和30000机组有哪些不同
- 在空分装置中,为保证分馏塔的正常运行工况
- 等温压缩
- 下面是调质的代号符号是()。
- 描写物质每一聚集状态下的特性的物理量,称
- 切换式换热器冷端温差由()决定。
- 空分装置所采用的膨胀机循环有(),(),
- 30000空气出空冷塔压力低于()时,产
- 自洁式过滤器滤筒寿命().
- 一空停电如何处理?
- 节流与膨胀机膨胀后的压力相同,但这两个状
- 膨胀空气进口以上段的液气比(),组分的(
- 法兰安装垫片前应注意什么?
- 低压透平膨胀机机组振动大的原因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