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阐述近代中小学教育课程变革的要点及其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
1923年6月颁布《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纲要规定上课以分钟计时。小学科:公民课、国语、手工、卫生、社会科、音乐、体育等。中学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设选修和必修两类课,重视培养对社会有目的各类人才和使个人能有适合自己的充分发展。教法改革盛行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主张儿童主动学习,探究学习。1932年国民党政府修订小学课程标准,对目标做了解释:
1、发展儿童身心。
2、培养民族意识。
3、培养国民道德基础,培养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
对当前基础教育课改的启示:
1、课程设计要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2、教学要新颖活泼寓教于乐。
3、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4、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
5、课程设计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管理大的国家和地区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
- 1941年9月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
- 清末中小学最主要的课程是读经讲经。
- 孔子是怎样阐述关于教育与刑法的关系的?孟
- 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论述家庭教
- “三、百、千”是指《三字经》《百家姓》《
- 春秋时期官学衰废的原因有()
- 孔子提出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教育的性质是毛
- 蔡元培认为美育的核心是培养美感。
- 1907年5月,蔡元培前往()学习。
- 汇集欧美日七国学校教育制度,作为清政府了
- 苏湖教法(分斋教学法)
- 被封为“亚圣”的是()
- 国子学创办于()它的创办是魏晋时期士族阶
- 简述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的特点。
-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魏源提出的。
- 唐代名儒孔颖达融合南北经学家的见解,撰写
- 清初实行了()的文教政策。
- 为了有效地向群众进行宗教和政治教育,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