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6岁女孩,因发热2周就诊。查体:发育营养差,面色苍白,体温39.2℃,双下肢皮肤有散在小淤点,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Ⅳ级粗糙收缩期杂音,伴震颤,肺(﹣),腹软,肝肋下2.5cm,脾肋下1cm。血常规:白细胞15×109/L,中性占78%,血红蛋白95g/L。尿常规:RBC(+),WBC偶见,蛋白(±)。心电图:Rv53.4mV。该患儿患有()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狭窄
E、法洛四联症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时应慎用()
- 5岁患儿,气促、发绀4年余,活动时喜蹲踞
- 患儿,男,12岁,发作性血压增高,最高达
- 14岁女孩。学校体检:心界正常,心率82
- 艾森门格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
- 5岁患儿,生后3个月发现心脏杂音,曾患4
- 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的常见原因是()
-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实验室检查特点有(
- 可促使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动脉导管关闭
- 男孩,4岁,来门诊就诊。6个月起发现患儿
- 常提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是()
- 婴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正确治疗()
- 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 某患儿生后诊断为法洛四联症,随年龄增长发
- 患儿男,2岁,因“口唇发绀18个月”来诊
- 婴儿期后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是()
- 患儿,女,9岁,乏力、纳差、体重下降1年
- 先天性心脏病仅出现下半身发绀、杵状指时,
- 心导管检查诊断房间隔缺损的可靠依据是()
- 患儿男,10岁,因“阵发性心悸2年”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