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论顾况和李益的诗风对盛唐诗歌向中唐诗歌演变转换时的影响。
-
在过度时期的大历诗坛,顾况和李益是有突出特点及贡献的诗人,他们对中晚唐诗的影响很大。
一.顾况诗风既有通俗明快,真率自然的一面,如《苔藓山诗》;又有奇思异想,充满狂放之气的一面,如《悲歌》。他的诗预示了贞元元和间元白、韩孟两大诗派的共同特点,其通俗的一面影响了元白诗派,其纵横不羁的奇异一面为韩孟诗派所继承而变本加厉。
二.李益的诗较突出地表现了大历诗风格上的两重性,既有盛唐的余韵,也有中唐的先声。写景抒情时,注重于瞬间感受中捕捉诗意,可已不象盛唐诗人那样着重总体感受的把握,而是偏于较精细深婉的心态描写。他的《喜见外弟又言别》诗中的感伤情调,带有大历的时代特点。而他的《塞下曲》又继承了盛唐边塞诗的风格,诗中不乏豪情壮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是现存最早搬演王
- 元初在梨园享有盛誉、被称为“曲状元”的剧
- 《春秋》作为史书其体例是()
- 元结()写于天宝十载,是盛唐时较早的新乐
- 试述杜甫《秋兴八首》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 ()对音韵格律要求严格,故又称格律诗,包
- ()《柳毅传书》和()《张生煮海》被认为
- 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最为深广的禅宗,在唐代
- 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正式形成的典范作品是枚
- 袁宏道属于明代诗文流派中的()。
- 西汉中后期政论散文创作出现的新的重要特色
- 《儒林外史》表现王冕思想意识的举动是“戴
- 《庄子》分为()、《外篇》和《杂篇》。
- 说明东汉辞赋的发展与演变。
- (),字君实,谥文正。史界“两司马”之一
- 姚合与贾岛诗风接近,时有“姚贾”之称,姚
- 试述柳永雅词的艺术特点。
- 在表现生活化、个人化情调的游赏之作中,(
- 《吴越春秋》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
- 贾谊《过秦论》归结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