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
-
首先,唐诗和宋诗是一脉相承的。从整个诗歌史来看,宋诗正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宋代诗人正是充分吸收了唐诗的营养才创造出一代诗风。例如诗歌在题材和语言上趋于通俗化。描写平凡、琐细的日常生活,并采用俗字俚语,这种趋势是从杜甫开始的,中唐韩愈、白居易、孟郊、贾岛及晚唐皮日休、罗隐等人又有所发展,而宋代诗人则沿其流而扬其波。又如在诗歌中发议论,也是从杜甫、韩愈开始,在晚唐杜牧、李商隐的诗中已屡见不鲜,入宋以后则发展成为诗坛的普遍风气。
其次,宋诗对唐诗又有创新,表现在:第一,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宋人只能向深处挖掘。宋诗在题材方面较成功的开拓,便是向口常生活倾斜。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且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世俗化,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多是普通人。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但缺乏唐诗那种源于浪漫精神的奇情壮采。第二,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宋诗在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其整体性的风格追求是以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显然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第三,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唐诗和宋诗,是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宋以后的诗歌,虽然也有所发展,但大体上没能超出唐宋诗的风格范围。从美学风格来看,宋诗中的情感内蕴经过理性的节制,比较温和、内敛,不如唐诗那样热烈、外扬;宋诗的艺术外貌平淡瘦劲,不如唐诗那样色泽丰美;宋诗的长处,不在于情韵而在于思理,它是宋人对生活的深沉思考的文学表现。
唐宋诗在美学风格上,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它们是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具有深远的影响。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所以能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元代的讲史话本多标明为“()”。
- 关汉卿的风月爱情剧有何特色?
- ()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
- 宫天挺的历史剧《范张鸡黍》、乔吉的爱情婚
- “太学体”的始作俑者是:()
- 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单刀会》,全名《
- 在两宋词史上,()的作品数量最多,成就、
- 除张生、莺莺外,《董西厢》还塑造了()、
- 豪侠之气与绮丽柔情融为一体的词人是:()
- 论述欧阳修的文学理论。
- 清雅词派的开山人物是()。
- 苏轼的散文有何艺术特色?
- 朱敦儒字希真,著有《()》。
- “朱希真”体的艺术风格是怎样的?
- 《赵氏孤儿》取得了怎样的思想艺术成就?
- 下列诗歌中属于欧阳修的代表作有()。
- 试述欧阳修对散文的贡献。
- 论述陆游诗歌的特点。
- 慢词体制的开创者是()。
-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共()首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