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哪些科学事实能证明双重记忆理论?
  • (1)把记忆区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最早是由詹姆斯提出的。他认为记忆由两个要素组成。第一个要素叫初级记忆,它包含尚未从意识中消失的那些材料(相当于短时记忆)。与此相对的是二级记忆,它储存当前虽然未被意识到,但一有必要就能被意识到的材料(相当于长时记忆)。这种理论称为双重记忆理论。
    (2)为证明双重记忆理论,最有力的证据是在自由回忆实验中获得的系列位置效应。
    在自由回忆实验中,先把排列有序的一系列无关联的单词,如肥皂、章鱼、火星、种子、岩石以视觉或听觉方式呈现给被试,紧接着要求被试不按顺序尽可能多地回忆出来。在系列学习中,在一系列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回忆效果不同;系列位置效应是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其开头和结尾记忆效果较好,分别叫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而其效果较差的中间部分称为渐近部分。根据双重记忆理论的解释,开头部分的那些单词是从长时记忆中回忆出来的。离词表结束位置越近的单词进入短时记忆的概率越高,因而回忆率就增加了。不主张区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单一记忆说者认为,回忆率取决于由从呈现到回忆之间的时间间隔。离词表结束位置越近的单词,时间间隔就越短,自然也就越难以遗忘了。
    系列位置效应的结果,以系列位置为x轴,回忆的百分率或绝对数量为y轴,可形成一个U形的曲线,叫系列位置曲线。因为自由回忆中出现了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而改变实验,在呈现一系列信息后,在回忆前增加逆运算,结果近因效应消失了。因此,得出结论:首位效应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作为第一个出现的信息,其得到了足够的时间,使之进入长时记忆,因此回忆效果好;而近因效应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作为最后出现的信息,其尚停留在短时记忆中,因此效果好;但加入逆运算后,短时记忆在记忆结束后处理数字运算,使先前自由回忆实验中尚停留其中的信息被抹去,因此回忆时末尾的信息效果不好。首位效应是一种开头刺激或信息的记忆过于引人注目的认知偏差。这种现象被认为是由于短期记忆在一个事件序列的开头时远没有在中段和末端时那么“繁忙”,与之相比较,在开头就有更多的时间给短时记忆去处理信息,使其转换进入长时记忆,从而足以保存更长时间。近因效应则是针对序列末端刺激或信息的,在心理学中是指末端刺激或信息记忆过于引人注目的认知偏差。总而言之,两者共同说明一个问题:一系列的条目中,人们记忆效果最好的是位于开头的和位于末端的条目,即系列位置效应。
    此外,实验还表明,快速或慢速呈现单词、呈现使用频率低或高的单词以及呈现有关联或无关联的单词,这些虽然对系列位置曲线的首位效应产生影响,但却对近因效应毫无影响,这也是双重记忆理论的有力证据。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