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女性,19岁,8月15日入院。1周前由安徽来沪,次日开始发冷、寒战、发热、头痛,体温时高时低,无一定规律性,有出汗。近2天发作1次高热,持续数小时伴头痛,热退后精神佳,可以进食,体温39℃。血象:白细胞6.5×10/L,中性粒细胞0.6,淋巴细胞0.40,红细胞3.2×10/L,血红蛋白100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血吸虫病
B、伤寒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疟疾(间日疟)
E、败血症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抗微生物药中,肾毒性最常见于()
- 男性,39岁。慢性间歇性腹痛半年,腹痛时
- 患者,女性,15岁,2006年10月不明
- 诊断隐孢子虫病最常用、最可靠的检查是()
- 下述哪项不属于钩体病后发症()
- 患儿5岁,发热,头痛,皮疹10h,频繁抽
- 可用狄克(Dick)试验进行辅助诊断的疾
- 最凶险的疟疾是()
- 女性,26岁。已婚,停经3个月,近1周有
- 霍乱典型临床表现()
- 黄疸出血型钩体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流脑败血症期主要病变是()
- 急性病毒性肝炎中需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是
- 相当于SARS的几倍潜伏期的期间内,不再
- 预防丙肝的最主要措施()
- 对于传播途径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确诊慢性肝炎主要根据()
- 氨苄西林具有以下特点()
- 疟疾患者经抗疟治疗后症状消失,2个月后又
- 患者为男性,18岁,3天来发热、头痛、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