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对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应该如何评价?
  •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对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和他们所办的报刊,也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分析。首先应该看到,来华办报的外国人,传教士也好,商人也好,外交官也好,慈善家也好,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或宣扬自己的观点到中国来的。他们当中,多数是敌视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的。有的是披着袈裟的文化特务,有的是穿着商人外衣的政治间谍,有的还直接参加过对中国的武装侵略。但是,能不能把所有的外籍报人都视为文化特务、政治间谍和侵略者呢?不能。因为有的外籍报人确实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而来,并在这方面做出了贡献,如马礼逊和米怜;有的外籍报人来华的动机虽然不好,但他们的办报活动客观上使中国的知识分子接受其影响而成为改革者。其次应该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报刊,多数是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摇旗呐喊的,但也有少数报纸对中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和革命事业是持同情态度的。第三,还应该看到,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譬如,他们将铅字、机器等印刷设备和石印、铅印等印刷技术传入中国,为中国人自办报刊提供了物质条件;他们将西方报刊形式传入中国,改变了我国古代报刊的原始形态;他们把西方言论、出版自由等观念传入我国,促进了中国近代报刊的蓬勃发展等等。此外,中国近代的许多著名报人,象王韬、黄平甫等,都是先在外国人办的报馆工作,有了经验和资本以后才独立办报的。所以,从总体上看,中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是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服务的,但对具体人和具体报刊,要作具体分析。否则,就会陷入狭隘民族主义和盲目排外的泥坑。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