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明清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与融会的过程中,基督教传教士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材料一: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1601年获明神宗恩准在北京传教,1610年逝世。葬礼由徐光启主持,一位太监问内阁首辅叶文忠:“自古皆无赐葬,何独厚于利子?”叶答:“学问有一如利子者乎?姑无论其它事,即译《几何原本》一书,便宜赐葬地矣。” ——叶行军《党校内的宗教墓碑》 材料二:19世纪60、70年代,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1870年,英国人李提摩太来华传教,遇到华北饥荒,投入到赈济灾荒的慈善活动中。1891年,李提摩太投入到广学会的工作中,通过办《万国公报》和出版书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启蒙机构。……他发现了变法维新的严重问题,告诫康、梁等维新人士注意变法的节奏。 ——文风《上帝的使者——李提摩太在中国》 材料三:1919年,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创办燕京大学。他认为大学的核心就是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他对有名望、有真才实学者,登门拜访,高薪聘用,如陈寅恪、谢冰心、钱玄同等。1949年8月,作为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被迫回到美国。1955年他写下遗嘱,希望死后将他的骨灰送回中国。1960年,《别了,司徒雷登》被选入《毛泽东选集》,注释中说他“积极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反人民的内战”。 ——据秦海《一个完整的司徒雷登》整理 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二中19世纪60、70年代大批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的原因?与利玛窦相比,李提摩太在华传教的策略有何特点?
- 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迫使清政府在1858年签订了《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可往内地传教。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某航海家根据马可·波罗对亚洲东西宽度的估
- 下列交通运输工具中,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 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
- 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在日益频
- 下图所示的建筑享誉全球,据史料记载建造该
- 图一:(下图):(世界市场的孕育时期)
-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
- 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
- 美洲不少国家把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的日子
- 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的开辟者是()
- 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
- 19世纪,欧洲小学教育大规模发展,基本教
- 材料一: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
-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从殖民地掠夺财富最多
-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其中意大利航海家
- 1879年,某项科技新成果发明的消息传到
- 结束了世界各地区相互孤立的状态,各民族逐
- 材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
-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
-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统一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