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推进政体变革
B、发展资本主义
C、延续反动统治
D、缓和阶级矛盾
- C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了()
- 清政府实施新政的目的是()
- “二次革命”的主战场在()
-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 国民党一大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其中
-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的内容包括
-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亲自参加或领导的运动
-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
- 1911年4月,()参加了广州起义,不幸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07年12月22日-
-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包括()
- 从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
- 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中
-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 孙中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意义是()
- 孙中山将解决土地问题列入民主革命的基本纲
- 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近代民主革命家章太炎为革命领袖黄兴撰写挽
- 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具有实质性意义
- 国民革命兴起的标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