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唐代安徽两大诗人群体各有哪些代表作家和作品?
-
唐代是诗歌的时代,此时安徽诗坛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出现了池州诗人群和宣州诗人群。这两个诗人群体及其创作的诗歌非常具有安徽地域文化特色。
安史之乱后,中原经济文化受到严重破坏,而江南一带则相对安定,文化也趋于繁荣。在皖南的池州地区涌现出众多诗人。代表人物有杜荀鹤、费冠卿、张乔、殷文圭等,主要活动时期为唐宪宗~唐哀宗年间(805~907)。杜荀鹤,池州石台人,是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自成一家,后人称“杜荀鹤体”。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反映唐末军阀混战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悲惨遭遇,例如他的《山中寡妇》、《自江西归九华有感》、《题所居村舍》、《乱后逢村叟》、《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等,都相当具有现实主义的写实精神和社会意义。这位安徽著名的诗人,他长期生活在池州,置身于九华山怀抱,对家乡风物十分热爱,因此吟咏九华山的诗篇甚多,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这类诗歌有《山居寄同志》、《寄李隐居》、《醉书僧壁》、《溪岸秋思》、《秋日怀九华旧居》、《闲居书事》等多篇。费冠卿,池州人。隐居九华山期间,写了不少咏吟九华山诗篇。如《答萧建问九华山》将九华山秀美风光和佛教人文景象充分体现,也成为历史上吟赞九华山的佳篇之一。还有池州人张乔、池州青阳人殷文圭等。
宣州的诗人代表人物有刘太真、许棠、汪遵等。主要活动时期为唐玄宗~唐哀宗年间(712~907)。刘太真,宣州人,著有诗文集30卷,《全唐诗》仅存诗3首。其中就有一首是写他故乡宣州东峰亭的《宣州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古壁苔》。许棠,泾县人,《全唐诗》存其诗2卷,计150余首。汪遵,宣州泾县人,《全唐诗》存其诗1卷。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燕乐考原》
- ()《典论·论文》是中国第一篇文学批评的
- ()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前人的基础上
- 《淮南子》
- 徽商诞生于徽州山区,这里的“徽州”指的是
- 简述清代桐城派的文学主张。
- 在安徽不少地区,小孩子佩戴“端午锦”,有
- 到春秋战国时期,安徽的农业发展水平由一项
- 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
- 何谓文化和地域文化?
- 清代安徽的天文学研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 安徽建省大致经历了元末明初的行政区域统一
-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张恨水同鸳鸯蝴蝶派等旧小
- 东汉时期安徽出现了两个堪与大天文学家张衡
- 徽派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结合实例具
- 论述清代桐城派的发展历史和文学主张。
- 《苕溪渔隐丛话》
- 唐代是诗歌的时代,此时安徽诗坛最突出的特
- 实地参观并考察一些历史名胜、古迹或纪念馆
- 葛洪对于道教的发展起了哪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