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心与肾的关系如何?
- 心与肾之间的生理联系,称之为“心肾相交”;心与肾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失调,称为“心肾不交”。心与肾之间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水火既济: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心肾阴阳、水火、上下之间必须相互交通,即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以助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
②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精能生神,神能御精。精足则神安,神清则精固。
③君相安位:心为君火,肾寓相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若心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精神生理平衡失调,则为心肾不交,表现为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可见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及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此外,心肾阴阳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心或肾病变时,亦相互影响。肾阳虚水泛,能上凌于心,而见水肿、惊悸等水气凌心的证候;心阴虚,亦能下汲肾阴,而致心肾阴虚。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列哪种养生方法具有防治脱发、清醒头脑的
- 下列不属于肺的生理功能的是()。
- 治外感风热,兼有咳嗽者,最宜选用的药物是
- 肝者()。
- 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 如何运用阴阳学说指导中医诊断疾病?
- 咸,辛,平,归肝、肺经的药物是()
- 足阳明经主要循行于()。
- 中医起居养生,应顺应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
- 为什么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Q
- 循行于上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
- 下列属于相生关系的是()
- 病势缠绵,反复发作的病邪是()。
- 五行“相生”、“相克”的基本涵义及其次序
- 何谓“藏象学说”?在中基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 如何理解肝为“罢极之本”?
-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常用治法有哪
-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是以气的学说来阐
- 简述宗气的组成、分布和功能。
- “木火刑金”是五行的何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