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为什么必须要突破传统的改编理论?
-
这是因为,传统的电影改编理论已经显得不足,它已不适应当前电影改编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如不加改变,势必会造成不是理论指导创作,而是理论阻碍创作。
无可否认,“戏剧式”的电影改编理论,在它的指导下,确已改编出一大批为广大电影观众喜闻乐见的好影片,它也培养了中国电影观众的一种欣赏习惯——比较喜欢有头有尾的故事。因此,这一理论在今后的改编中仍将占有一席之地,在我们将来的改编作品中也必然还会有一批“戏剧式电影”出现。可是,我们如果把这一电影改编理论奉为“唯一”的理论,甚至在改编实践中,也不管原作已经具有的艺术形式是戏剧的,还是小说的,或是散文的,只是褊狭地认为只有“戏剧式”一种,甚至随意地去破坏原有的形式,强求它去就范于“戏剧式”这样一种不相适应的形式,其结果必将是完全破坏原作的内容和风格,使改编因不饿能忠实于原作而遭到失败。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的影片《祝福》和影片《骆驼祥子》的改编,都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影片《祝福》由于不适当地采用了“戏剧式”,导致影片失却了原作外冷峻内炽热的风格。影片《骆驼祥子》也由于不适当地采用了“戏剧式”,致使少言少语的样子失却了主角的位子,最终削弱了对旧社会进行批判的主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诗电影
- 1988年,第八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 电影时空包括哪三个含义?
- 对叙述性的语言最主要的要求是什么?
- 怎样塑造人物性格?
- 1996年,第十六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
- 电影诞生于()年,直到1927年电影才开
- 电影中对应的音乐:()中的主题音乐《一路
- 在现代电影中,主观视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
- 高尔基说“()”,但他又说:“艺术是创造
- 电影改编者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 ()是影视剧作的核心。
- 《秋菊打官司》的创作手法变化体现在哪5个
- “()”电影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心灵的非理性
- 1999年,第十九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
- 1997年,第十七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
- 1927年10月23日美国出产第一部有声
- 1995年,第十五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
- 新现实主义
- 一般的电影史均以()拍摄的《邦妮和布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