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下面是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哲学家们的不同回答的有关材料。 材料1: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摘自《人类知识原理》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 材料2:笛卡儿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材料3: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唯一的实体,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有何错误?
- 材料3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它力图克服笛卡儿的二元论,但具有“物活论”的倾向,而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并没有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历史事件似乎总的来说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
- 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
- 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有()。
- 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
- 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可变资本含义的有()
- 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
-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 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是()
- 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一市民布瓦
- 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主要是()
- 关于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三者之间的关
- 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
- 马克思揭示了劳动力的本质是如何被资本主义
- 下面是关于庄子的蝴蝶梦的寓言故事。
- 规律不能创造和消灭,但可以根据人类的需要
-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
- “揠苗助长”这个寓言说明()
- 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
- 什么是“三三制”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