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某男患者,23岁,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而住入某院。患者认为"再障"是不治之症而拒绝一切治疗措施,甚至摔碎注射器。医务人员始终保持积极、耐心、和蔼的态度,一方面反复开导,讲解有关知识,陈述利害关系,一方面精心治疗,获得患者信任。在患者主动配合下,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使患者好转出院。这个患者出院至今已生存20余年,并建立了幸福的家庭。在这个患者的治愈过程中,以下哪点说法不够准确()。
A、患者不仅有被动的一面,更有能动的一面
B、医务人员通过教育和疏导,变患者的顽固拒医行为为积极求医行为,变患者消极悲观态度为积极乐观态度,是诊治成功的关键
C、打动病人心灵,改变病人态度,是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
D、医务人员的权威性是至高无上的
E、把病人的思想工作放在首位是正确的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人体实验中合乎伦理的是()。
- 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中,下列适度治疗的原则
- 患者道德义务是()。
- 出自我国古医书《古今医统》的内容是()。
- 奠定位萨里的医学地位的文献()。
- 在我国实施辅助生殖技术,违背卫生部制定的
- 医务人员进行自我道德评价的方式是()。
- 关于医学道德规范,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
- 目前,我国应用的死亡标准是()。
- 在社会和医学实践中争议最大的是()。
- 晚上7时,刘医生值班。一农妇怀抱6岁小孩
- 古代医患关系特点()。
- 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以下说法不妥的是(
- 龚延贤著有()。
- 一位年轻的未婚妇女因子宫出血过多住院。患
- 患者林某,男,46岁,因双侧扁桃体反复感
- 出自范仲淹的话是()。
- 医生的权利是()。
- 从2002年11月起,国外某研究小组从1
- 某地一位司机在车祸中受重伤,被同行的人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