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者,男,76岁,农民,就诊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个月。患者1个月前因左侧大脑颞叶部位腔隙性脑梗死住院,当时意识清楚,但行动不便,经临床治疗后,症状稳定,近期开展现代康复治疗,第1周疗效较好,但1周来表现为,右侧肢体行动不利,感觉特别疲劳,稍微活动则感体力不支,不愿意进行康复训练,睡眠差,舌淡,舌底脉络迂曲,脉细。初期在常规毫针针刺的基础上,能较有效辅助进行补气的针灸方法是()
A、振摇手法
B、刺络放血
C、肾俞穴位注射丹参针
D、贴耳穴
E、温和灸神阙
F、温和灸肾俞
- 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生长因子受体的组成分为()
- 对凸出部位应用矫形器的适应证是()
- 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阻断剂是()
- 发生压疮的继发危险因素有()
- 关于颅脑外伤的叙述,错误的是()
- 患者,女性,60岁,高血压病史10余年,
- 言语功能评定的目的()
- 患者,女性,45岁,发热,疑是链球菌引起
- 脑发育正确的叙述是()
- 肌张力最大的收缩是()
- 应用短波电流所产生的高频电磁场治疗疾病的
- 旋转袖撕伤的初期治疗一般不包括()
- 手屈肌腱修复术后1~4周,置动力夹板使(
- Rood认为,从个体发育的规律来说,下列
- 纤维肌痛的鉴别诊断不包括()
- 某患者,男,50岁,有高血压病5年,劳累
- 阴部神经反射的主要指标是潜伏期,正常为(
- 患者,男性,25岁,1个月前睡醒后发现左
- 开始训练排便时应记录()
- 关节松动术的适应证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