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九年级教学内容:演唱教学《在那遥远的地方》要求:(1)设定目标。(2)确定教学重难点。(3)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过程。
-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积极的心态正确地歌唱,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过程与方法】在歌唱与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知识与技能】分析不同作品之间体现的不同的音乐要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演唱歌曲,并表现出歌曲的风格与特点。【难点】了解“混合拍子”,并能随乐合拍。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青海相关图片与中国地图。(二)新课教学1.欣赏歌曲。(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体会歌曲描写的内容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归纳总结:这是一首新疆民歌,前两段用形象的比喻赞美姑娘的美貌,后两段则表达出男青年对姑娘真挚的爱情。(2)欣赏全曲老师设置问题:边听边思考歌曲的速度、节拍、速度是如何表现的?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归纳总结:优美、抒情的旋律,舒展的节奏、高亢自由的音调、缓慢的速度。2.朗读歌词,体会歌词所抒发的情感。3.学唱歌曲。(1)老师范唱歌曲。(2)学生学唱歌曲第一段,注意歌曲音准。老师设置问题:请同学们看歌谱,曲调中出现了一个变音记号,大家知道这个变音记号的名称和意义吗?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归纳总结:这个变音记号叫“升记号”,所标示的音符将升高半音演唱。(3)跟琴学唱旋律,用模仿的方法唱好变化音。老师用正确与错误的两种方式演唱,设置问题:哪一种唱法更好?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归纳总结:第二种我运用了正确的发音技巧与咬字方法,演唱出了男青年对姑娘的爱慕,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歌唱时气息的控制,口腔打开,微笑着歌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处于兴奋的状态。(4)学生完整地、有情感地演唱。(5)分组表演。(6)介绍歌曲改编者王洛宾。王洛宾,中国作曲家和民族音乐学家,自1937年就开始搜集、整理、编写、出版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歌,被誉为“西部歌王”。1938年他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还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康定情歌》等优美动听、流传极广的民歌。(三)巩固提高1.欣赏《康定情歌》,对比《在那遥远的地方》与《康定情歌》之间的区别。老师设置问题:《康定情歌》是四川民歌,音乐热情饱满,旋律欢快跳跃,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直白和坦率。《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新疆民歌,歌曲以舒缓、深情的旋律,形象、生动、真挚的语言,委婉地表达了男青年对年轻貌美的草原姑娘的爱慕。2.欣赏《半个月亮爬上来》视频。(1)欣赏歌曲。(2)感受音乐,分析歌曲特点。老师设置问题:新疆歌曲风格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老师归纳总结:抒情、委婉、含蓄。(3)分析半音的作用。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分析半音在这里的作用。(更加温柔、含蓄,新疆音乐特点之一)(四)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感受了新疆音乐的温柔含蓄的风格特点,希望同学们课下多了解关于新疆的音乐文化,了解我们祖国各民族的音乐,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著名的大提琴小品《天鹅》是圣桑的作品()
- 下列不属于以声音组合方式为依据的合唱类别
- 下列不属于起拍收拍三要素的是()。
- ()是日本历代宫廷中的伴宴音乐,是日本传
- 音乐教学的评价机制中,要以()和()为评
- 下列属于音乐评价功能的是()。
- 下列属于印度传统乐器的是()。
-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大音乐巨匠指()。
- 分析作品《菩提树》。要求: (1)分析曲
-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
-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
- 在一堂音乐歌唱课上,学习某高音歌唱家演唱
- 举例说明副三和弦的功能与应用。
- 根据下列旋律片段配写四部和声。
- 下列不属于音乐教学评价原则的是()。
- 在四声部写作中,三和弦需要重复其中一音。
- 以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概念或例子引出新的讲课
- 根据下属七与属七和弦连接时的法则,II<
- 【课题名称】《爵士音乐》教学目标让学生自
- 一位教师在一节市级示范课中准备得很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