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是什么?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一)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1.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2.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
3.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Ⅱ、Ⅲ度烧伤创面。
(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
同时累及切口浅部组织和深部组织的感染归为切口深部组织感染;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腔隙感染,无须再次手术归为深部组织感染。
(三)器官/腔隙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2.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的证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医务人员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未治愈前,应戴
- 对接触传播疾病的患者,医务人员防护要求中
- 首选超声清洗的口腔器械是()
- 什么叫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 外科洗手应遵循先洗手后消毒的原则()
- 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医务人员采取的是“六戴
- 应采用接触传播隔离与预防的疾病为:()
- 应经常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可能延长
- 感染知识培训要求有哪些?
- 感染性医用复用织物回收时置于黄色回收袋中
- 暴露于血液和体液后如何紧急处理?
-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应置于黄色医疗废物
- 微生物天然耐药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 医疗废物转运车(货车类)的标识正确的是(
- 透析液内毒素监测频率是()
- 深静脉置管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
- 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天监测体温2次,
- 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分娩室等重点科室一般
- 如何保证卫生手消毒的效果?
- 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