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资料:2015年8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4.3%的受访者经常通过网络平台接受碎片化知识,65.3%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快捷方便,49.6%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无法形成完整有逻辑的知识体系,52.0%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需要深度阅读作为辅助。 对于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存在很大争议。反对者或者说担忧者认为,碎片化阅读的坏处包括:无法形成完整有逻辑的知识体系、弱化思考能力、摒弃深度阅读、容易遗忘、易受情绪牵制、丧失阅读的文化意义等;而赞赏者或者说支持者认为,碎片化阅读的好处是快捷、方便、高效、门槛低、信息量大、增加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形成与他人的共同话题等。实际上,从某种角度讲,碎片化阅读的所谓“好处”恰恰是其弊端所在。 在精神产品极度匮乏的年代,求知欲旺盛的人们往往是饥不择食,有什么读什么。但是在今天所谓“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对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上的海量信息,又陷入一种选择焦虑。比如赞同碎片化阅读的一种意见就认为这可以“形成与他人的共同话题”,其实这恰恰是阅读缺乏个性和自主性的一种表现——不知道读什么,那就大家读什么我读什么。正因其“信息量大”的特点,所以大量的时间其实耗费在信息的筛选上,而碎片化阅读其实在这样的筛选过程中已经完成了——点开不同标题的过程,其实就是阅读的过程,这不是时间的有效利用,而是时间的有效浪费。 阅读是对现实生存处境的一种提升而不是迎合,但是碎片化阅读恰恰不能使人超越生存,而是迎合生存甚至陷入生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在极端有限的时间里,在没有任何阅读计划的前提下,人们更愿意抱着休闲消遣的态度,以“娱乐时尚”为目的,选择那些轻松有趣的文字,排斥有深度有挑战性的烧脑文章。有人说,碎片化阅读让某些不读书的人开始读书——在某种层面这的确是事实,尤其是微信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使得很多原来从不读书甚至从不看报的人都开始一种“阅读”,但是这是怎样的一种阅读呢?众多庸俗化的心灵鸡汤、无数反科学乃至伪科学的“健康知识”,大量多年前就已经被揭露的谣言……这样的阅读不但没有让琐碎卑微的人生得到丝毫反省和超越,反倒使其获得了一种“知识”“观念”层面的肯定——这样的阅读不是醒酒汤,而是麻醉剂。 如果一个人的阅读只有碎片化阅读,那么与真正的深度阅读相比,碎片化阅读就成为一种“反阅读”——它使人误以为自己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其实是陷入了一种更体面、更坦然地浪费时间的方式;它使人误以为自己在阅读,其实是在做着一件与真正的阅读应该达到的目的完全相反的事情。 北宋先贤欧阳修自道,平生读书写作有“三上”:枕上、马上、厕上。这对于今人如何使用碎片化的时间,是一个很好的启发,那就是用完整系统持久的阅读,连缀起时间的碎片——试一试利用琐碎的时间读完一部经典,而不是在微信朋友圈里点赞。 上述资料中提到“从某种角度讲,碎片化阅读的所谓‘好处’恰恰是其弊端所在”,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200字。
- 从某种角度讲,碎片化阅读是一种“反阅读”,其好处正是其弊端。
首先,它看似能让人们有效利用时间来阅读,实际上,由于互联网“信息量大”,人们会陷入选择焦虑,将大量时间浪费在信息筛选上;
其次,它看似能让人们形成与他人的共同话题,实际上,这反映的是阅读缺乏个性和自主性;
最后,它看似能让某些不读书的人开始读书,实际上,这种阅读是迎合生存甚至陷入生存的麻醉剂。为此,要正确认识碎片化阅读,用碎片化时间来阅读经典。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可决系数=86.49%时,意味着()
- 组织结构的权变因素包括()
- 1950年3月,经华东局批准,在广饶赵嘴
- 优先决策方案步骤()()()
- 机关管理组织的形式要素之一是()
- 日本也要有“顺风车”了。2019年2月2
- ()首创以行政生态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现象
- 高度重视政府执行力建设有利于()。
- 一般而言,一个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应该具备
- 简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 说说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的分类保存情况?
- 我们一定要让企业和群众更多感受到()改革
- 《安徽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中提到
- 在《“十三五”安徽省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提
-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严重违
- 预算的内容包括()。
- 一位哲人这样解释乐观与悲观:譬如面对着桌
- 机关管理环境包括()
- 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
-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公文传批管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