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解释引发效率、诱导分解和笼蔽效应。
- 引发效率:引发剂分解后,只有一部分用来引发单体聚合,将引发聚合部分的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或消耗总量的分率称为引发效率,用f表示。
诱导分解:指自由基向引发剂的转移反应,反应结果为自由基总数不变,但白白消耗一个引发剂分子,使f下降。
笼蔽效应:由于聚合体系中引发剂的浓度低,引发剂分解生成的初级自由基处于溶剂分子的包围中,限制了自由基的扩散,导致初级自由基在笼内发生副反应,使f下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英文符号为(),商品名
- 相对分子质量
- 举例说明连锁阻断型抗氧剂、防护型抗氧剂及
- 自由基聚合
- 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苯乙烯在60℃
- 加聚
- 分散剂种类的选择()和()用量的确定随聚
- 聚合反应速率与引发剂浓度平方根成正比,对
- 连锁聚合包括()、()、()和()。
- 讨论下列几种链转移、链增长、再引发速率常
- 引发剂的诱导分解
- 计算60℃苯乙烯乳液聚合速率pR和平均聚
- 整个自由基聚合过程一般分为()、()、(
- 聚酰胺-6的英文符号为(),商品名(),
- 试举例说明两种单体进行理想共聚、恒比共聚
- 由己二胺和己二酸合成聚酰胺,分子量约为1
- 写出强酸型和强碱型聚苯乙烯离子交换树脂的
- 苯乙烯可作为乙酸乙烯酯自由基聚合的阻聚剂
- 丁二烯(e=-1.05)与()最容易发生
- 要求制备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的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