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多项选择题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走困难2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d前发热,体温39.5℃,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同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T40℃,P126次/min,R40次/min,BP10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肋下1cm,双肾区轻扣痛;双下肢小腿部肌肉明显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痛,病理反射未引出。进一步处理方案是()
A、立即停用青霉素,改用多西环素
B、静脉推注氢化可的松
C、给予适当扩容,毛花苷C稀释后静脉缓慢推注
D、加强脱水
E、面罩给氧,物理降温等对症处理
F、利尿
- B,C,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钩体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 男,20岁,农民,发热、乏力、周身酸痛
- 钩体对下列何种抗生素最敏感()
- 钩体病的预防可采取综合性措施,主要依靠(
-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
- 钩体病发病机制中错误的是()
- 疑为黄疸出血型钩体病人以下处理不正确的是
- 男,36岁,农民,因发热、周身酸痛、极
- 钩体病人后发热的原因是()
- 钩体病黄疸出血型的常见死亡原因为()
- 钩体病治疗的重要原则是()
- 患者男,30岁,农民,因“畏寒、发热、乏
- 患者男,30岁,农民,因“畏寒、发热、乏
- 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与下列哪种因素
-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
- 患者男,30岁,农民,因“畏寒、发热、乏
- 预防钩体病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 钩体病治疗措施中不妥当的是()
- 钩端螺旋体的传播途径为()
- 患者男性,42岁,农民。8月5日由当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