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为什么美国等西方国家放弃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均衡。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只能间接地影响产出、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这些变量,因此,中央银行无法通过运用政策工具直接实现最终目标,只能通过选择某些自己能够控制的变量作为中介目标,通过影响中介目标来实现最终目标。
中央银行需要根据经济运行状况,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设定主要最终目标,并根据主要最终目标和金融市场状况等具体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根据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这三个条件,中央银行可以把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变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放弃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从长期来看,名义货币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并没有紧密的关系。
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名义货币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它们之间仅仅有一个粗略的关系:名义货币增长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也高;名义货币增长率低时,通货膨胀率也低。由于名义货币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并没有紧密的关系,这就意味着,从长期来看,中央银行无法通过制定货币增长率目标而准确地实现通货膨胀率目标。
第二,中央银行无法控制货币总量的增长。
由于金融创新,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股票、债券等)之间的差别在逐渐缩小。现在,许多金融资产和货币很相似,持有者能够以很低的成本将它们转换成货币,即它们有很好的流动性,这些获得了某种流动性的非货币资产被称为准货币。准货币成为货币的替代品,货币和准货币可以相互转换,这是导致货币需求变化的主要因素。由于准货币和货币是接近的替代品,居民可以轻易地将准货币转换成货币,将货币转换成准货币,或者是将一种准货币转变为另一种准货币。这种变动可能是由于一些微小的原因而发生,这不仅导致了货币需求频繁波动,而且使得中央银行无法控制货币总量。
因此,大多数西方国家取消了货币总量这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重点转向了通货膨胀等目标。目前,货币供给量仍然是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是实际总需求。
- 在当前国际经济体系中,对国际贸易进行调节
- 长期的国民消费曲线的斜率比短期国民消费的
- 下列不正确的命题是()
- AD曲线在斜率变为去穷大的那一段表示的经
- 在长期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时的收入一定是(
- 对利率最敏感的是()
-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传统的市场经济是无法避
- 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
- 可以采取什么样的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拉动
- 如果利率在均衡水平之上,那么()。
- 效率工资
- 实际增长率、合意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不相等
- 设某国价格水平在1998年为107.9
- 下列哪一种类型的贷款更容易被商业银行通过
- 经济学认为资源是价格的函数。
- 根据IS-LM模型,引起沿着总需求曲线向
- 设某国有下列统计资料:净投资125,出口
- 什么是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有哪些动机?
- 马克思和凯恩斯都认为完全自由的资本主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