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从18世纪至20世纪,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存在着各种观念和主张。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二:1898年买办官僚盛宣怀提出:“各国窃保护之名,分占边疆海口,渐入腹地。……处今日而欲散其瓜分之局,惟有照土耳其请各国共同保护。凡天下险要精华之地,皆为各国通商码头;特立铁路矿务衙门,统招中国及各国股份,聘请总铁路司、总矿务司,职分权力悉如总税务司。” ——《愚斋存稿》卷30 材料三:中华国民军……对于友邦各国益敦睦谊……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款外债照旧担任,……如数摊还。…… 五、所有清政府与各国所立条约、所许各国权利及与各国所借国债,其事件成立于此宣言之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 ——孙中山:《同盟会革命方略》(1906) 材料四: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78页 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后果?
- 中国物质丰富,不需要进行对外贸易,中国进行对外贸易是外国的恩惠;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拉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学者认为,我国在历史上曾经三次错失经济现
-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ldq
- 雍正皇帝曾显示:“农为天下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
- 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县设置铁官,即便不产
-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 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酒器牛尊
- 明朝时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图案的瓷器,
- 中国与世界,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 《国语·晋语》记载:“公食贡,大夫食邑,
- 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据考
- 东汉前期,郡县工官除制作器物外,还兼向当
- 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
-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鸦片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
-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
- 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r
- 下边的曲辕犁最早出现于()
- 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