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鉴赏《林海雪原》?
-
《林海雪原》叙述了我军一支侦查小分队在东北地区林海雪原剿灭国民党残匪的战斗生活。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地区的敌我双方形成严重对峙局面。一些被击溃的国民党匪首与深山密林的惯匪及恶霸地主相勾结,组成土匪武装进行疯狂烧杀掳掠。为保护土改成果,彻底肃清匪患,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我军派出的一支小分队在严寒的冬天插进林海雪原,与土匪展开了一场特殊斗争。小分队以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克服了艰难险阻,英勇作战,最终彻底剿灭了力量占优势的土匪武装。
《林海雪原》是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红色小说,但与民间文化和古典文学有紧密联系,形成了看待世界的独特观点和形象反映世界的独特方式,即对革命和英雄的浪漫化、理想化想象。
情节上,小说“奇峰凸起”、“变化万端”、紧张艰险、跌宕多姿;结构上,其大体属于中国传统小说的单线发展缓慢进行的结构,在关键之处则伸展开去,形成“大故事中套小故事”,即“几个主要战斗故事当中交错着许多小故事”的纵横交错的情况,还经常运用闲笔“花开三多各表一枝”;在谋篇布局上,小说带有比较明显的“两军对峙”的思维模式,在传奇的意义上更加夸张了所谓“好人特别的好,坏人特别的坏”的想法,这种节外生枝、险象环生的情节结构安排,与民间说书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语言上,曲波“注意口语化”,“注意语言在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时的确切性”;内容上富于传奇色彩,战斗打发多样,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传奇英雄人物,如多智的少剑波、孤胆的杨子荣、骁勇的刘勋苍等。
大体来说,《林海雪原》呈现出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它的故事大起大落、情节大开大阖、人物大忠大奸、情绪大悲大喜,把各种艺术要素都推向极致,产生了引人入胜的魅力。
当然,《林海雪原》也存在着一些缺点,诸如有些地方的描写过于夸张和煽情,浪漫色彩较浓,英雄人物的塑造过于模式化等。但总的来说,《林海雪原》作为新中国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是可以称得上佳作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林海雪原》塑造的孤胆英雄是()
-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叙事史诗的发掘和整
- 简析殷夫《别了,哥哥》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 朦胧诗从“地下”走向“公开”,最初是一家
- 下列作品中,属于历史题材的小说是()。
- 1918年5月《新青年》杂志发表的()的
- 《铁木前传》的主要人物有()等。
- ()充分地体现了“国情”思想。
- 李国文的()小说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 与小说《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最具相似性
- 请简述翟永明所定义的“黑夜的意识”。
- 《“锻炼锻炼”》中有两位作为“自私自利”
- 汪静之是()的代表,“深锁在园里,伊满怀
- 《相信未来》一诗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荷马的《藏地密码》有()。
- “丁玲”是()小说使用的笔名。
- 分析陆蠡《囚绿记》中常春藤的特征和它所体
- 穆旦是()成员。
- 《百合花》在刻画人物性格时采用了()。
- 所谓“新时期文学”一般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