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材料1 气候变化是当前最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之一。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主席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讲话。他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气候变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既受自然因素影响,也受人类活动影响,既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同各国发展阶段、生活方式、人口规模、资源禀赋以及国际产业分工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事关人类生存环境和各国发展前途,需要各国进行不懈努力。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顶着一顶非常沉重的“大帽子”——“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博埃尔12月8日更是在新闻发布会上一连用了六个“请”,诚挚地希望与会代表尽快达成协议。 材料2 哥本哈根离我们很远,我们感受不到为人类的未来谋划的会议气氛。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现在的寒冬腊月却与几十年前的动辄零下30℃的寒冬腊月不可同日而语。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人们开始认识到我们现在所持有的生活态度、经济模式将直接关系到人类的未来。我们 需要为子孙后代计划,为他们预留生存空间。如今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低碳生活”成为新生活方式的必然性。
- 实践决定认识,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发展,现实让人们认识到低碳生活方式的必要性,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的生活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具有改善作用,必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语物质观?
- 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
- 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调节和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
-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跳过社会主义阶段而直接
- ()是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条件。
-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
-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
- 资产阶级思想家对人的本质的研究的缺陷在于
- “守株待兔”涉及到唯物辩证法的哪个基本范
- 党的执政能力具体来说,就是()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
- “三个有利于”不包括()。
- 资本周转
- 简述生产力的含义及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
- 1997 年,我国经济在总体上出现由卖方
-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在应对国际金
- 邓小平在()指出,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
-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