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司马迁的史学的“实录”精神与文学的真实性有何异同?它对后世文学创作有何积极影响?
-
"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
《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作者曾受到汉武帝的残酷迫害,因而"发愤著书",写成《史记》。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实录"精神。例如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其残忍和好大喜功,求仙访道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对汉高祖,也既写了他的推翻暴秦、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和他的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但也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的流氓嘴脸。真正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
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和文学的真实性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但司马迁的"实录"必须以写真人真事为原则,只能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选择事件、组织材料、裁减史实、安排情节,不能虚构人物和事件;文学的真实性则是通过艺术形象从本质上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它不同于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可以在不违反本质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夸张、想象等艺术手法虚构人物和事件情节,构思文学作品。
这种"实录"精神,对后世的史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后世的许多史学著作,特别是所谓的正史,如二十四史等,就不仅在体例上受《史记》影响,而且在写作态度上,也受到司马迁"实录"精神的影响;同时"实录"精神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被成为"诗史",就说明了这一点。还有象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创作方法上主张要“直笔”“实录”,要求有严格的真实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散文集《流言》的作者是()。
- “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 文学批评的目标是对文学现象作出()
- 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他的所谓“
- “词境”“词心”
- 《典论·论文》主要涉及了哪些方面的文学理
- 如何评价印象批评?
- 文学批评文章掌握好对象在真、善、美各方面
- 下列诗句出自李商隐的有:()。
- 批评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
- 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近而不浮
- 论述叶燮的诗歌正变论。
- 唐代殷璠的《()》强调诗歌创作的兴象。
- 艺术感受力
- “味外之旨”
- “结构第一”
- 西汉前期的贾谊、刘安、司马迁等对屈原辞赋
- 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文心雕
- 教材认为:严羽诗论中的“()”是就诗歌创
- 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道、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