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
1、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高峰阶段,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势态。
(1)春秋战国,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发展,市场得以扩展,金融货币广为流传,商品经济出现第一个高峰期,但倒西汉武帝时期,发展势头嘎然而止。
(2)唐宋,生产力有一次大的发展,商人和商人资本再度崛起,商品经济步入第二个发展高峰期与第一个高峰相比,发展水品更高。
(3)进入明代,商品经济不仅很快恢复到唐宋时期水平,而且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第三个发展高峰。
2、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受政治力量的影响较大
在整个古代社会,中央集权对商品经济的干预极为突出,主要是通过重农抑商和禁榷制度对商品经济进行干预,“重农抑商”的目的是防止农民大量弃农从商,保护农业的优先发展地位,禁榷制度的目的是国家通过官营商业与商人争利,它是政府充当大商人的后果。
3、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多元化
中国疆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和各民族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先有后,起点有高有低,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商品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多元化。
4、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商品经济在社会变革和转折的关头都起到了革命性的决定作用只要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就会有缘由社会结构产生一定的分化瓦解作用,与商品经济发展的三个高峰相呼应。春秋战国、唐宋、明清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三个重大转折和变革时期,这三个时期,虽然变革的内容不同,但从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来看,则有很大的共同点,及商
品经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变革是由商品经济引发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清代“四大名镇”指的是广东佛山镇、湖北汉
- “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
-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
- 由关东军一手扶植起来的鲇川义介的“满业”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简公七年<公元
- 为了配合当届世博会“未来世界”的主题,1
- 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
- 简述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
- 规定"邀请英人帮办税务”的不平等条约是(
- 民国初年钱庄的两个变化一是开始面向民族资
-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设立过的经济部
- 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缓慢的原
- 1922~1926年中国私人资本企业受冲
-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过程?
- 1947年2月,国民党政府发布“紧急经济
- 关于我国古代原始农业产生原因的说法,正确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德国
- 自然经济比重上升,北方地区尤甚使手工业和
- 1928年10月5日,国民党政府创设中央
- 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