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论述教育技术是如何形成的?
-
以美国为代表的教育技术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19世纪末由于工业技术的现代化,美国社会需要大批有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人们越来越重视实用课程和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如照相、幻灯、无声电影等科技成果应用到教学领域,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使教学获得不同以往的良好效果。20世纪初美国的视觉教学开始出现。
(2)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30年代后期,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先后在教学中获得应用,视听教育的术语在文章中开始使用。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视觉教学分会正式改名为视听教育分会。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场视听运动热潮,以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各种视听理论相继出现,其中堪称代表的是戴尔于1946年所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书中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融合了杜威的教育理论和当时流行的心理学观点,被作为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
(3)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60年代以后,教育电视的使用由实验进入实用阶段,与此同时,有学者将教学过程作为信息传播过程加以研究,从而推动了人们对教育传播的重视,提出了视听传播的概念。
(4)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1970年,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ECT)成立,首次提出教育技术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义。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的内涵不断丰富,并把传播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系统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作为其理论基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1970年,保罗·朗格朗的著作()明确提
- 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及要点。
-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
- 在道顿中学,学生的作业按月作出安排,它是
- 1632年,捷克教育家()的大教学论问世
- 学习指导
- 视听教室按媒体配置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简易
- 所存内容不可更改的存储器是()
- 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
- ()通过开展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
- 现代教师应具有哪些专业素养?
- 主张从个人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根据人的本
-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根据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来确
-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教授提出了(
-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 教师的专业结构构成要素( )。
-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
- VCD和DVD的直径为()
- “角色扮演”是()教学基本模式的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