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论述可操作性研究的特点、原理及分析步骤。
-
可操作性研究具备以下特点:
(1)它是从生产系统中的工艺状态参数出发来研究系统中的偏差,运用启发性引导词来研究因温度、压力、流量等状态参数的变动可能引起的各种故障的原因、存在的危险以及采取的对策。
(2)它是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的发展。研究和运行状态参数有关的因素。它从中间过程出发,向前分析其原因,向后分析其结果。
(3)可操作性研究方法,不需要有可靠性工程的专业知识,因而很易掌握。使用引导词进行分析,既可启发思维,扩大思路,又可避免漫无边际地提出问题。
(4)研究的状态参数正是操作人员控制的指标,针对性强,利于提高安全操作能力。
(5)研究结果既可用于设计的评价,又可用于操作评价;既可用来编制、完善安全规程,又可作为可操作的安全教育材料。
(6)该方法主要适用化工企业。
基本原理:可操作性研究的含义就是“对危险性的严格检查”,其理论依据就是“工艺流程的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一旦与设计规定的基准状态发生偏离,就会发生问题或出现危险”。怎样进行分析?若泛泛地提出问题会漫无边际,往往发现不了危险因素。此法要求实现提出一些提问的要点,构成一份提问清单,这个清单要能简明地概括中间状态的全部内容。通过对清单上的问题(要点)的回答和逐一探讨,可以全面地查处中间状态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我们考虑清除危险的措施。所以的提问清单,即采用一些启发思考的“引导词”,分析工艺过程状态如何偏离设计规定的基准状态。
分析步骤:
(1)认识问题
(2)调查偏差、说明偏差
(3)推断可能原因
(4)核对可能原因
(5)证实问题产生的原因
(6)问题的确切表述
(7)编制可操作性研究表格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人们认为,事故是由于不安全()或不安全(
- 在假定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都相等的情况下
- ()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安全评价。通过评价
- 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计算暴露半径的
-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结合成的具
- 简述安全系统工程定义。
- 事故致因理论中,()是人们所共知的。它认
- 为了使检查表既能全面查出潜在危险因素,又
- 对危险性等级进行划分时。其中,有导致事故
- 下列符号中,表示事故树的基本事件的符号有
- 所谓事故,就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活动过程中
- ()是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规定时间和规
- 事故树作图时,常用的图形符号有三种,它们
- 事故树分析和事件树分析有何异同?
- 事故树中使用的符号通常有()
- 危害是造成事故的一种潜在危险,它是在人的
- 由专业机构或职能部门编制使用,主要用于专
-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属于()
- 根据生产事故所造成的后果的不同,有设备事
- 对策表是依据对问题的分析,提出各种相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