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请谈谈书法的风格问题。
  • “风格”一词原指人的风度、品格,后延伸用于评论文艺作品,它指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书法家由于个人的遗传机制、生活经历、艺术素养、个性特征的不同,在选择书体、表现手法、驾驭书法艺术语言诸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黑格尔说:“风格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法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出现他个性的一些特点。”
    书法风格首先表现在独特的整体风貌以及所造成的独特境界,这与书法家的气质关系最为密切:一个性格豪爽的人的书风决不会是纤秀柔媚的,同样性情温和者也很难涉猎豪强的书风。从风格上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气质、精神风貌。人的气质,有的高雅,有的粗俗;有的放逸,有的轻浮;有的豪放,有的卑弱,其作品也随之出现或清劲、疏宕、雄强,或粗劣、纤细、靡弱的不同风格。由此可见,首先加强涵养、增强学识、净化气质对书法家来说是极为必要的。同样,欣赏者的格调高雅,他所喜爱的书风也必纯正,思想属市井俗民的人,大概只会与那种低下的作品产生共鸣。其次表现在不同的结体上,颜字的开扩,柳字的紧收,张旭的狂放,黄庭坚的奇崛,都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个性。第一表现在不同的用笔上,王羲之内擫,王献之外拓,颜筋柳骨,蔡勒米刷,都各自有其鲜明特点。第二表现在不同章法上,董其昌的舒阔,徐渭的茂密,张瑞图的行距大于字距,陆维钊的字距大于行距等独特章法,给人以鲜明印象。
    以上所有这些风格的因素,实际都是书法家内心构架的物质显现。由于每个人的内心构架比较复杂,并且总是在游弋、变换,所以一幅作品并不仅仅表现出一种风格;一个作者不同时期的风格也会有较大的变化,前后判若两人,这是作者受多方面条件影响所产生的飞跃。另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对于风格的形成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在明代之前,北方偏于雄强,南方则显得秀媚,清末及近代,由于交通便利,南方追求豪放一派者甚多,伊秉绶、康有为、吴昌硕、沙孟海、肖娴,都是崇尚雄强风格的大家。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