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在义利方面,儒、墨、道、法之价值选择各是怎么样的?
-
1.儒家: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义是当然之则,具有至上的性质,被赋予了内在价值。这样义便成了评判行为的主要标准。当然儒家也没有绝对的弃绝功利,利的追求必须处于义的制约之下,见利思义。因涉及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故儒家之义利观有其好处:对利益关系起到了某种调节作用,然亦有其弊处即对功利意识的过度压抑。
2.墨家:对义十分注重,墨家侧重于义外在价值,义之所以可贵,在于它能带来功利的效果,即当然之义应建立在功利的基础上。将功利原则视为评判行为的基本标准。孝,利亲也。在墨家这里功利追求的合理性得到了普遍的确认。这有助于价值观上的调整,但对义有所忽视。
3.法家:赋予功利原则更极端的形式: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人与人的关系也以利益为纽带。社会成员之间完全是相互利用的,彼此交易时,行义只会带来消极的效果,其价值标准是行为产生的实际效用,对手段则失之规定。治天下应导之以利,从而使得人在双重意义上趋于工具化,既是实现君主意志视为工具,也是外在功利的附庸。
4.道家:道家主张有我,其实对自我的利是很重视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由血缘关系形成的传统美德包括()()()
- 在现代中国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自己
-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概观不包括哪个?()
- 在人类历史上,20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
- 兼爱、尚贤、节用、非乐是诸子百家中()的
- 中国学术以“求真”和“求善”为目标()
- 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
- 古希腊之求“真”包括哪些内容?
- 儒家论述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主要是在()
- 用字数想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
- 我国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
- 在元朝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
- 忠道在分封国时期只要求大臣,即只要求下对
- 王实甫最著名的剧作是()。
- 南宋四大书院中,由朱熹主持的是()。
- 召陵之盟是齐国和()会盟。
- 简述中国传统知行合一实践观的特点
- 三品以上官员子弟靠父荫入监就读的叫“()
- 古代的“文献”含义是文本与()。
- 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地方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