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
-
1972年提出并在1979年又作出修改。此模型认为人们用于解释成败的原因可用下列三个维度加以分类与描述:
(1)内—外因。内因即个人内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能力、努力等。外因包括个人之外的所有原因,如环境因素、运气、任务难度、他人帮忙等。
(2)稳定—不稳定。即原因是长期稳定的,还是变来变去的。如内在原因中能力是较稳定的而努力是较不稳定的,而外因如运气则是可变的。
(3)可控制性。即一个原因是否在个人的控制范围内。如不稳定的内因如努力是可控的,而稳定的内因如“能力是不可控的,主要靠天赋。
一般来说,若一个人把成功的原因归于内在的,稳定的因素如能力时,他就会增强自信心,预期自己将来会成功,就会更加积极努力。若将失败的原因归于自己能力太差,就会消沉、自卑。因而维纳的归因理论引起人们对归因风格的训练的兴趣,即怎样帮助人们发展出适应性更强的归因风。乐观型的归因和抑郁型的归因。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私我意识高而公我意识低的个体()
- 群体压力
- 杨国枢先生认为中国人有社会取向,他人取向
- 人际交往时,第一印象很重要。这主要是对他
- 群体讨论增强极化的机理属于()理论
- 生物平等是()生态学观点
- 社会化
- 在1892年到1930年期间,在棉花价格
- 在形成印象过程中,人们一般根据三个基本维
- 透明度错觉
- 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法、
-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 传达者(communicator)的()
- 以下哪个不是死的本能指向自己的表现()
- 社会影响对个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使个人产
- 社会心理学家贝尔分析了领导功能之后,提出
- 结合实际,论述态度转变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 情绪混合
- 社会交换理论是()取向的一种观点。
- 有人说,社会心理学有一段漫长的过去,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