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孙中山为挽救共和进行的斗争
-
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他开始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坚持反袁武装斗争。在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的情况下,孙中山举起了“护法”的旗帜以此反对北洋军阀。
孙中山具有顽强的革命精神,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始终坚持奋斗,不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他在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建立了历史功勋,是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大通学堂是光复会训练革命党人,培养军事干
-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
- 鲁迅先生曾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
-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
- 20世纪初期,为挽救封建专制统治,清政府
- 1905—1907年年进行的革命派与改良
- 材料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
- 1913年至1917年间,反对北洋军阀统
-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围绕着(
- 清政府实行“新政”的目的是
- 20世纪初,资产阶级参加并领导的反帝爱国
- 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
- 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
- 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
-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
- 面对CPI指数的上升,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
-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辩论所暴露出
- 国民革命对辛亥革命的内在继承性,主要表现
- 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是指()
- 辛亥革命胜利了又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