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王老师教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他每天都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其实要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也是一种折磨。他想,学生完成这些作业肯定不轻松。 一天下午放学前,王老师突然想,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一次作业会怎么样呢?就叫“自设作业”吧。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学生时,学生很惊讶,作业还有自己设计的吗?同学们感到既新鲜又激动。 第二天,王老师带着期盼和不安的心情打开了那一份份作业,着实吃了一惊!有“老师,我考考您”,有“小发明介绍”,有“诉说我的烦恼”,有“我喜欢的名人名言”,有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有显示个性的硬笔书法,有的干脆是一幅自画像……看着这些丰富多彩的作业,王老师激动不已!这些作业是同学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设计的,那里有学生的坦诚和率真,有学生的希望、喜悦、烦恼的困惑,还有他们对美的理解和对是非的判断,这其中闪烁着创造和智慧的火花,是师生之间与心的交流。 当下午放学前王老师把作业本发下去时,同学们一改以往看也不看便塞进书包的习惯,而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业本,品位着老师批改的一字一句。借此时机,王老师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以后的日子,“自设作业”竟在许多学生的作业中生了根。王老师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谈谈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
-
从学生观的角度来说,我认为: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王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作业,学生很惊讶,感到既新鲜又激动。但学生“自设作业”的结果表明了学生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可以完成原本他们自身和老师认为无法完成的任务。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王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构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表明学生是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但其主体程度较低,范围较窄,在写作业中学生往往比较被动,因此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3.学生是独特的人,应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够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让学生“自设作业”,可以展示出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学生的作业丰富多彩,王老师将其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可以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够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列日常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因经营不善,某学校兴办的校办产业负债20
- ( )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
- 下列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 材料: 为了检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
-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碳酸饮料中的主要物质是(
-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以“教育要()、
- 对教师的劳动价值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下面不是借物喻人的诗句是( )
- 高尔基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
- 某小学四年级的“读书角”里存放了30本各
- 文化的本性在于创造,其使命与一切墨守成规
- 张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英语剧的形
- 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 语素是()
-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
- 有一位文学家,家道中落,尽管“满径蓬蒿老
-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京剧中的“大花脸”所属的行当是( )。
- “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这句话经常挂在